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久違的毒海浮沉 - wm1a

本來已經把Music player 擱置一旁,數年前的CM還是出街必帶的寶貝。多謝一位發燒友又令我多了一個出街寶貝。時間荏苒,還記人生第一部mp3機只有256Mb,十多年後的今天,已經有256GB,進步了1000倍。
本來打算購入國產機Ibasso DX200,為今期大熱的型號,外觀不錯。Ibasso在聲音方面在過去型號有很好評價,但經過我試用後,介面一般,始終對國產牌子不懷好感,而且在試用其間當機,印象分大減。自家MANGO系統並沒有特別,操作流暢度一般,所以沒有繼續試用下去。
至於韓磚AK系列,就要說起自己買的第一代的AK100,這機給我印象很酷,但新款型號價錢較離譜,高階系列價錢不符性價比,比SONY更貴。AK的周邊產品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吸引力,例如WIFI STREAMING,CD ripper 等等,這技術我並沒有機會使用。 Hi-res music play 最重要還是聽歌,要簡單直接,沒有Android的原生music playemk更好, 因為Bug相對會較少,穩定性也較高。
來到正題了,終於購入了Sony Wm1a。雖然沒有256GB內置容量,但128GB的內置容量也相當充足,並可擴充TF Card至250Gb 以上,已能把我的電腦上所有音樂檔完全收錄有餘。再配合簡潔介面及外型以及一整天的持久電池航力,已滿足需要。 另一亮眼的地方是它提供最新4.4mm 平衡插頭,此標準剛經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官方認證,但日後能否成為新趨勢抗衡2.5mm現在也言之尚早,但肯定不會比平衡2.5mm來得差。
現採用1964 v6 stage 6單元動鐵耳機, 配Alo 8芯銀線及4.4mm普通平衡插,此機一購入即刻把手機遊戲擱置了,目前已煲機50小時,聽說此機需要煲約200小時,暫時分享一下聽感。
選了幾首歌,都是我比較喜愛: 


Diana Krall - Don't Dream it 's Over
這封面相信大家不會陌生,DMA泛音也採用的試機歌。這首歌我第一次在HMV聽到後就馬上買了CD,初頭還以為是男聲,一看才知是低音女歌手。 新CD或者採用了較新的錄音技術的關係,音質本身已經相當豐富而清晰,在wm1a下,低音平均,並不算突出,人聲較前,整體相當純潔,而且慢慢細味。






Michael Jackson - Bill Jean
相信所有人對此歌不會陌生,MJ成名作Bill Jean。個人認為是MJ錄得最好的一首歌,前奏非常鮮明,拍子感極強,我強調必須要調整player 的EQ及開啟動態等化器,才能把首歌發揮到極致,中後段的數段結他聲更是令有人耳目一新、耳猶未盡的感覺。90年代早期能錄到如此清晰的音質都算少有了,也是我在DMA試聽後中槍的一首歌。必聽推薦。





The 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美國老牌樂隊的一首神曲,為全世界最偉大的100首英文歌曲之一,也是音響發燒友必聽之作。個人最喜歡當然是前奏,那一小段鼓BASS及Shaker的互相交替聲音,雖然只是簡單兩種聲音的交替,卻能帶出一種那種不能言語的音樂層次,不愧為神曲。使用wm1a細聽後,相當滿意其清脆的BASS所帶來的震撼,連耳膜也能感受到那種BASS餘震。如果換上動圈耳機必定大大增加BASS聽感。





王若琳 - As Love Begins to Mend
少有的年輕音樂奇才,一聽了她Start From Here就被迷到了。但後來我更喜歡這首As Love Begins to Men,因那種低音結他聲令我著迷。wm1a 的聲音看來比較偏向沉實,比較適合聽男聲,低音較高音來得更到位。







尾崎豊 - I Love You
20多年前的歌,這首歌經過無數後人翻唱,我還是認為原唱的尾崎豊唱得最好,能夠穿著白色背心配牛仔褲在舞台上清唱得如此有感染力,至今我還沒有看到第二位,真是帥到連一般男生也著迷。此終是很久前的作品,錄音技術可能較落後,CD本身已經有一定底燥,用大HIFI播放時背景會有雜聲,但wm1a在抑制底燥上是可以接受。那種感染力完全收貨。 






ZARD - 少女の頃に戻ったみたいに
我最喜愛的坂泉的其中一首歌,泉水姐姐是我一生聽過最溫柔的女聲。這首歌令我又愛又恨,因為太動聽的關係,但一聽又會有種惋惜人已離逝的悲傷失落感。聽開女聲對女聲還是有一定要求,wm1a應該還需要配上女聲耳機王如Fit Ear 334等才能把女聲發揮到極致。一種富有情緒感染力的音樂才能觸發那種皮膚高潮,就是那種一聽起雞皮的感覺,wm1a 還沒讓我這種感覺,等我換了耳機再測試。 






許志安 - 真心真意
此首絕對有驚喜,幸好讓我找到許志安這首DSD,雖然是升頻DSD,但效果絕對相當有質素,不聽也不知道原來許志安的歌是如此動聽,錄得相當好,一聽後就愛上了,可謂眼前一亮,前奏層次感相當豐富。當聽完女聲再聽男聲,還是覺wm1a比較適合聽男聲,感覺上男聲發揮得更出色。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正歌未能盡錄。有人問我DSD跟一般PCM的CD質素有何不同,畢竟真正用DSD級數去錄音的歌並不多,起碼需要是新歌,很多舊歌都是採用升頻方式去轉換,有欺騙消費者之嫌。我不是金耳,一般情況我認為沒有明顯差別,可能對於我來說兩者最大分別是當DSD硬解時你無法再調較EQ,但感覺上需要調較適當EQ才可以滿足自己需要。或者我需要調較到比一般更大聲及使用進階頭戴式耳機才感受到DSD硬解所帶來的另類清晰立體感,有待測試。

說了這麼多優點,當然沒有東西是完美的,wm1a還是有需要挑剔地方。 第一當然是價錢。機身雖然沒有wm1Z的重,但相比電話我還是覺得很重。另外自定義EQ的轉換並沒有很方便,需要進入三個頁面才能調較。我覺得最大敗筆當然是SONY自身的 wm-Port 插頭,出遊必須多帶一條線充電。推力方面還沒有嘗試,因為已經沒錢買頭戴式耳筒了。
待續...

致給我最懷念的Pokemon遊戲系列...

時光荏苒,數一數,距離我玩第一隻手提遊戲機Pokemon,已經有18個年頭了。 
小三就開始玩Pokemon,當時的GAME BOY比卡超版簡直是燴炙人口的遊戲,
也是加深我近視既主要原因。當時互聯網未曾普及,在沒有網上宣傳之下,
全球的瘋癲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Pokemon是陪伴我最久的遊戲了。
 1998年的比卡版是我第一隻接觸Pokemon系列,而GAME BOY是我印象中第一份收到的生日禮物。

當年我還未懂得網上看攻略,又完全不懂日文,遊戲的卡關情況可以長達數個月之久。
當年比卡超版的難玩程度,也許是這麼多版最困難的,以前打GYM是一件多麼緊張的事情,
也許要花數次才能成功打敗館主。當時只透過打NPC或單練一隻精靈,想順利闖關是一件頗困難的事,
當然本身遊戲設定及沒有攻略看是最大因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是以前只會訓練比卡超一隻精靈,
第一關對小岡的大岩蛇和小拳石,我是用比卡超,由於無法使用電擊,最後用電光火石把牠們撞死而勝利。

回想起來,真是個超級愚蠢的方法,不過卻最後用了此方法才能通關。無可否認,
元祖系列是有史以來最好玩的RPG之一,瘋狂程度甚至讓我能分辨到151種不同的精靈叫聲,
連長輩們也知道什麼是比卡超,你就知道Pokemon有多熱。 繼比卡超版後,

2000年所出的GAME BOY COLOR Pokemon金銀版所牽起的熱潮更是比前者更甚,
我還記得第一天出,大批訓練員都前往樂富商場搶購的那種情境,令我十分深刻,
因為當時是由黑白轉彩色,令人眼前一亮,完全沒有不玩的理由,縱使事隔多年,
也聽過不少女生透露曾經玩過金銀版。封面神獸利基亞的超帥神態也迷倒不少像我一般的小童。
不過可能人愈來愈大,新版愈來愈容易玩,雖然如此,我認為這麼多版最耐玩的是金銀版,因為通過表關,
還有裡關,可以重打舊版比卡超版本的所有場館,令人懷念的畫面和音樂重現眼前,實在令人振奮。
後來野生公園被人發現有嚴重洗招式和變閃光精靈的大BUG後,
牽起了一段超級鬥快催眠現象,當時已經開始有遊戲界前輩懂得找網上攻略,
不然我也不會曉得有這麼大BUG,想起來,當時我好像還未認識GOOGLE這東西。

在打此文章的時候,令回想起當年的一段小插曲,就是為了一隻遊戲,差點和朋友大打出手,
這遊戲沒有記錯應該是金銀版無誤。我的玩樂時間有接近500小時,
原來只有十歲多的我是如此沉迷遊戲啊,我猜這版本也應該是Pokemon遊戲系列的頂峰了。 來

到第3世代2002年,已經是相當成熟的一代,增加了特性及性格,令遊戲豐富度大大提升。
還記得努力值是我在這代才發現。事緣是當時和朋友們在公園聚集玩Pokemon,
有位朋友不斷在地鼠山洞打地鼠,最奇怪是用雷公,為什麼要一直用雷公打地鼠?
我百思不得其解,還騙我說會有道具拿!後來經我連番追問,再加上網上搜索,
才明白種族值、努力值和個體值是怎麼一回事,如果大家還記得PM戰鬥場,是歷史最悠久,
也是讓我增長最多遊戲知識的地方,後來轉了AUCY’s Pokemon。
感激當時有一位香港人網主卡比寫了一篇解釋詳盡的文章。除了特性及性格,
此版本還第一次增加了雙打對戰,趣味和變化度大增,亦成了相當耐玩的版本之一。 來到2006

第4代之後,也許是時代有所改變,續作很難再超愈前作了,不是續作不好,
而是前作太經典。不過NDS 革命性的推出,終於讓訓練員能擺脫有線連接的束縛。
精靈物理攻擊及特殊攻擊重新洗牌,變成不完全靠屬性判斷 ,招式能配合精靈性格,
再配合努力值,一隻精靈也能演變出多種玩法,生蛋培養精靈變得更有意義。
雖然有著這一切的新元素,但第4,5代還是我認為相對比較平淡的一代,沒有太大驚喜,
我離開了一段時間,直到2013年的第6代XY版,出現全3D地圖而及MEGA進化,
主角可以更換服裝,華麗對戰畫面,種種因素令我再次回巢,還在網上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網友。 

Pokemon系列遊戲經歷至今,遊戲壽命持續了20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陪伴著我們渡過不少童年歲月,對於我來說,它的壽命比經典電腦遊戲世紀帝國、
暗黑破壞神及魔獸爭霸還要長。創造這神話的背後,當然要多謝Pokemon始創人田尻智,
也歸功於任天堂出平台和GAME FREAK開發商所開發,為我們創造出無可代替的童年回憶。
而然,最近出的Pokemon GO,令我感覺非常失望。此遊戲雖然表面以Pokemon為主題,
但並不是主要由任天堂所出產,也不是歷代GAME FREAK 開發商所開發,
任天堂表示他們實質上只有 The Pokemon Company 的 32% 持有權,
亦即表明Pokemon GO並不是完全屬於他們的作品,因而我認為欠缺了Pokemon遊戲應有的遊戲質感。

而Pokemon GO的遊戲開發商正是近年才成立的美國公司NIANTIC,美式與原始日式風格,
此終有著太大的落差,我由始到終都支持日版Pokemon。不能否認,此遊戲為全球各地帶來新熱潮,
Pokemon與手機平台的配合,打造出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讓我們由家中,走到戶外,
走到真實地標,聯群結隊地做底頭一族。不過這種體驗對比於曾經歷過歷代GAME FREAK 
所開發遊戲的玩家而言,真是是他們想要的遊戲嗎? 事實上,如此多人玩Pokemon,我應該更覺得興奮,
但是我沒有感到一絲喜悅,只留下嘆息的感覺。這樣的遊戲竟然得到了世界各地好評,是我要求太高,
還是世界變了讓我脫節了?目睹街上人們都拿著手機玩著同一隻我不理解的玩意,反而難受,
因為現實與自己想像中有著愈來愈大的落差。連遊戲界以外的人也爭相以此為題,爭取點擊率,

令我覺得已經屬於過度瘋狂的狀態。如今,手機遊戲已經改變了以往玩家們的心態,
玩家不在追求遊戲質素,反而,能成為茶餘飯後同事之間的的話題,
能上班偷玩Hea時間就已經是成功的遊戲,這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事實。
有一次我聽到朋友說:「呢隻GAME太用腦,懶得玩。」沒錯,
或者手機遊戲的本質是讓人們社交之中得到一個話題,競技也許已經不是一個必要元素了。
或者如果我當年選擇了當遊戲設計師,如今一定會是一位相當糟透的遊戲設計師,
因為我連最基本的玩家心態也捉摸不透。 鑑於遊戲並非出自官方手筆,而且嚴格來說也不是RPG,
而是單純的AR遊戲,理不應拿去與前作RPG作比較,但我一直希望任天堂能把RPG移植到手機上,
並且有著真正互動,真正地與朋友一起玩的感覺。如今看到事實和想像中有如此大的落差,難免有點難過。
Pokemon GO 內捕捉精靈系統的確十分有創意,場館系統也是令人眼前一亮,感覺算是非常新鮮。而然,
過份地集中於捕捉精靈,再把精靈們種種能力壓縮變成CP值,超單調的對戰、道具系統等,
很快就令我想棄game了。

Pokemon真正遊戲核心價值還是在於透過精靈的培育和對戰系統,與朋友們一起交流,
是我最渴望的,也是Pokemon GO目前嚴重缺乏的,但我亦相信任天堂絕對是有條件開發的。
 要是把Pokemon GO視作為Pokemon RPG遊戲,相信絕大部分Pokemon粉絲都不忍目睹遊戲落得如此鉅變,
不想看到連最基本的核心元素也沒有,我相信真正愛Pokemon RPG系列的人與我會有類似的同感。

希望總有一天,Pokemon手機版能加入更多Pokemon的核心元素,
在手機上找回我所認知的Pokemon遊戲系列的感覺吧。但願任天堂和POKEMON COMPANY也能做點什麼吧。
 Pokemon遊戲系列其中我最喜愛的部份就是歷代BGM了。
希望經典的遊戲音樂神粹能延伸下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JloU4UA_5U

終於看完40集的大時代了。




23年後的今天,大時代這個名詞還在被人們津津樂道。
大家都說這套是神劇、港劇之王,果然,一看之,果真是非一般神劇。
本劇以香港60年代至90年代的金融市場為背景,描述兩個家庭及兩代的恩怨情仇,
故事峰迴路轉,情節巧妙交錯,一流的角色設計再加上精湛演技
,種種元素結合才成就出這種神劇。
當時深夜時份無線一天只得一集,而且播廣告的時間比播劇集更長,
實在無癮。網上又找不到全套劇,只好買DVD,既免除了無線的所有廣告,
又可以不斷翻看,無障礙地欣賞到這部電視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這部經典也許已經是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峰了,
連外界也評論就算連編劇韋家輝本人也無法超越當年自己所創下的奇蹟。
當年大時代的劇本實在吸引,甚至比人拿去當作小說去看。看完大時代,
你會明白到,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愛情方面即使你盡了力,
但也可以一無所獲;股票的必勝大法就是「及早離去」四字,
其實劇中還有很多很多的金句。
如果鄭少秋丁蟹一角由萬梓良飾演,又會有怎樣的效果?哈哈,
不過鄭少秋的演技真是有血有肉,看到我血脈沸騰,咬牙切齒。
聽聞此劇將拍成電影版,如何將40集濃縮成一部電影呢?
這將會是導演和編劇的一大挑戰,不過我卻很期待。
個人認為劇中插曲比主題曲更具感染力。
如此年代滿障礙 如此時候預計將來 
愛與希望 又偏偏不息萬載 


驟眼望幾許悲幾許得失 
逝去不再 而我更要你每分支持與真愛 天 
望透了千秋世代 就算是誰 漸老也下台
流向每一點生命更可愛 人海能遇太意外
人生回望 像戲一台 
若要是走不開且拋不低 讓我主宰 
唯有是你的生命你的愛 而我更要妳每分支持與真愛